實現永續願景 開啟資本主義的社會關懷

【安聯草根性研究】市場調查

簡述

探討永續發展時,對於氣候變遷等面向的關注度向來遠高於社會議題,但情況已開始在改變。新冠疫情凸顯出在基本需求與生存機會上的不均現象,而解決之道,則需要一種新的資本主義價值。

 

重點摘要

  • 新冠疫情突顯了現代「即時生產(just-intime)」經濟模式的缺點,並點醒我們,許多社群面臨了生活與生存必需品上不均的問題。
  • 近期發生的事件引領我們重新關注ESG當中的「S」-即社會議題。若無法妥善因應相關的挑戰,勢將損及經濟成長的力度與韌性;值得注意的是,氣候變遷和數位化恐將促使此一情況更加惡化。
  • 「包容性資本主義(inclusive capitalism)」的理念日益發酵,已然成為包容性經濟成長的一環,且實踐之道應與我們安聯環球投資永續發展的另兩大主軸—氣候變遷和地球限度相互結合,畢竟上述因素環環相扣。
  • 投資人透過投資以促動包容性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能加速實現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也可掌握由新方法與基礎建設啟動而帶來的重大成長契機。

  

透視ESG中的「S」:環境、社會與治理因子是永續投資的核心元素,然而,對於「S」,也就是社會議題的關注度,向來遠不及氣候等其他面向。幸而時至今日,鎂光燈終於日漸聚焦社會議題。

帶來此一改變的推手之一便是新冠疫情。疫情暴露出的現實是,許多國家和社群視為理所當然的資源和機會,其他地方卻可能付之闕如,如此一來便帶來了嚴重的問題。最糟的情況是,這些社群更可能被社會徹底邊緣化,面臨「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的窘境。時至如今,世人已日益意識到,社會議題與ESG中的「E」(即環境和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應當把這些主題貫串起來一併解決。

在安聯環球投資,我們深知社會議題對現今世界的重要性。事實上,這正是「包容性資本主義(inclusive capitalism)」也包含於我們永續發展的三大核心主軸之一的原因;另兩項則分別是「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和包含生物多樣性在內的「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包容性資本主義已融入我們跟客戶的共事目標,齊心致力於共創一個更加包容、公平且永續的世界。我們認為這個趨勢會促動企業創新以解決不均問題,並提供資源不足的社群所需,而新的市場和成長機會也將隨之開啟。

  

為何不均日益受到關注?

「不均」的定義

社會議題的核心點在於解決不均;然而,「不均」究竟是什麼?

  • 所得與財富的不均雖然是一個需要關切的重點,但我們認為,財務狀況並非衡量不均的唯一方法。環顧全世界,人們在享有基本需求如「生存必需品(life essentials)」包括食物、 水和潔淨空氣等,仍存在著鴻溝(詳圖1)。
  • 同時缺乏的還有「生活必需品(livelihood essentials)」,如教育和基礎設施;而這些卻是人們參與經濟、社會和公民歷程以及擁有一個具生產力和創造性生活的必要元素。事實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現,缺乏這些生活必需品而身處「被社會排除」情況的族群「的確已意識到自己只能活在社會的邊緣」¹。

 

疫情衝擊受教育機會

疫情期間學校不再開門授課,導致全球有1.01億名孩童達不到最低閱讀能力門檻,其中有700萬人位於西歐和北美。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教育機會受損的孩童,未來一生的收入合計將減損10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8%²。

 

新冠疫情突顯不均現象

新冠疫情使得「排除」和「不均」的問題愈發嚴重,且影響所及不僅止於健康與福祉。疫情史無前例地曝露出,世界上有許多地區連食物和醫療護理等多項基本需求都仍匱乏,很多民眾也缺乏可幫助讓他們獲得更好生活的教育和金融相關機會。這些缺憾清楚地說明了,對抗貧窮的腳步在疫情危機期間反而走上回頭路。赤貧比率從2019年的8.4%攀升至2020年的9.5%,係全球自1998年以來首次的不減反增³。

不均展現在許多面向上。根據我們草根性研究團隊的調查顯示,法國27%的教育人士證實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困難重重,對於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以及缺乏適當連網或硬體設備的偏鄉學生更是如此⁴。同時,自從謀生越來越需要的科技相關應用技能,特別是在居家辦公的趨勢普及之後,在擁有及缺乏充足數位基礎設施者之間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便成為另一個促成不均的推手。

  

另一個重要推手便是氣候變遷。許多最貧窮人口必須仰賴當地的環境資源,不幸的是,這些資源受到全球暖化的衝擊。

舉例來說,「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根據人口發展的中間情境預估,2050年時,若全球暖化攝氏1.5度,就會有1.78億人因缺水、 乾旱和居地退化而受害,其中多數為女人、孩童和老人。萬一暖化攝氏2.0度,這個數字就會攀升到2.2億人5

 

縮短數位落差

全球有29億多人依舊處於離線狀態,相當於全球人口的37%,而其中96%的人居住在開發中國家。始終未連網的人面臨了包括缺乏連通機制在內等阻礙;舉例來說,有3億9千多萬人不在移動寬頻訊號的覆蓋範圍內6

 

不均關乎每一個人

新冠疫情無疑是近期把不均推升到風口浪尖最明顯的一個全球性危機案例,但也不妨回想不久前的金融危機和越來越多的常態性極端氣候事件,皆也帶來影響。不均會削弱我們整個社會的量能,讓我們更難減輕及克服此類重大危機所帶來的衝擊。因此,不均關乎每一個人:

  • 新冠疫情讓我們看清楚,經濟有多仰賴全球緊繃的供應鏈,並暴露出「即時生產」模式有多缺乏彈性。一旦供應鏈出現中斷和延誤,所有人都受到波及。
  • 試想一下碼頭工人罷工對於全球商品供應的衝擊;又或者,如果這些商品使用的「公平」成本包含了社會和環境成本的話,會對我們必須支付的價格造成何等影響。
  • 持續不均的現象通常會升高政治、甚至是地緣政治風險。這種大環境往往不利於經濟成長,因為如此一來,成本將隨之增加,並導致資金取得不易,全球許多地區都已因此而引發大規模的難民危機。

  

引導經濟模式轉向包容性資本主義

現在是在社會與經濟層面上,邁向一個包容且公平世界的時刻了

許多國家數十年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持續增長,整體生活水準因而提升,並成功讓許多人民脫貧,適足以證明資本主義的效力。然而,GDP的測量有其限制,如無法反映出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此外,GDP也無法顯出其他社會不均的樣貌,比如是否較難享有醫療護理、教育或基礎設施等服務。

根據安聯集團發表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超過84%的整體金融淨資產握在全球10%最富有人口的手中,中產階級日益式微7。此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也顯示,自1980年代中期起,中等所得族群的所得成長速度較頂尖族群慢得多,而新冠疫情更進一步催化了此一趨勢。

  

  

這正是包容性資本主義理念可以著力之處,並藉此促成更具包容性的經濟成長;世界經濟論壇近來推出的「包容性成長框架(Inclusive Growth Framework)」即為一例。在2020年的「 達沃斯宣言(Davos manifesto)」中,世界經濟論壇認為企業應致力於更高的目標與宗旨,將員工、顧客、供應商、當地社區和整體社會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結為一體,以創建共享且永續的價值8

此外,已有超過190個國家採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共同為全世界締造一個更美好、更永續的未來而努力。藉由強調出其中包含「終結貧窮」、「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及「優質教育」等重要項目,此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企業勾勒出一張藍圖,讓他們在管理自身組織以及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上,都能致力於實踐這些目標。

  

社會安全

新冠疫情發生前,全球就業人口中有60%屬於非正規就業。意味著全世界有20億人的工作被歸類為缺乏基本保障,並未納入社會保護覆蓋網9

 

第13項永續發展目標「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在有關氣候變遷的規劃上,尤其側重婦女、青少年、地方社區和邊緣社群的需求,而這項目標跟我們所討論的包容性資本主義高度相關。第13項永續發展目標彰顯出了,在邁向一個具備包容性和致力於將升溫控制於攝氏1.5度的世界旅途上,各方都是緊密結合且不可分割的。

你曾想過,為何邁向低碳經濟會引發社會衝擊?舉例來說,捨棄化石燃料轉向潔淨能源,便會危及相關工作機會,而這便是發起「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背後的趨動力。在2021年11月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超過30個國家簽署了「公正轉型宣言(Just Transition Declaration)」,體認到「在轉型至淨零碳排經濟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沒有任何人被遺落」10。這是一種雙向依存的關係;人力資本需要得到「釋放」,才能確保氣候轉型所需技能無虞。

顯然,永續發展目標正是我們亟需的一張導航圖,引領我們解決全球最迫在眉睫的永續議題。初期取得締造的成果令人欣慰:放眼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中的8,550家公司,有將近40%落實了多項永續發展目標(詳圖3);綜觀這些公司,在第5項永續發展目標「性別平權(Gender Equality)」上的實踐程度都非常高。不過其他公司則仍須努力:有7%的公司被評定為「落實度不佳」或「落實度低落」,尤其是在第7項永續發展目標「可負擔的潔淨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方面11

  

縮小與對氣候變遷議題關注的差距

儘管相關進展令人鼓舞,但跟氣候變遷和環境議題相較之下,世人對建立包容性世界的關心程度始終不及前兩者。聯合國「永續發展高階政治論壇(High-level Political Forum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今年剛進行了第13次的追蹤與檢討,不過媒體關注度很低;實際上,該論壇之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便如「氣候變遷大會」之於氣候議題。

這樣的差距從何而來?主要源於兩大因素:第一為缺乏急迫性,且感覺上不均都是發生在偏遠國家。其次,社會因子的管理存在固有侷限。舉例來說,氣候變遷之戰的焦點不僅明確且可測量–也就是達成淨零碳排以阻止暖化;然而,創建一個公平包容的世界卻沒有任何統一的量化目標,同時還有該如何衡量此面向相關永續發展的問題。此處涵蓋的主題各有不同,舉凡教育、工作與退休方式,還有健康和金融情勢;何況,各國、各地區之間的文化和法規差異又如此之大。

所幸,雖然在ESG中,「社會」一直是「環境」和「治理」的較常被忽略的遠親,但情況正明顯好轉。對千禧世代和Z世代投資人而言,社會議題尤其意義非凡。同時,隨著美國越來越關切不均問題,這股意識如今也逐漸輸出到世界的其他角落。

  

安聯環球投資的包容性資本主義框架

拜氣候轉型經驗之賜,許多投資人日益意識到,藉由採取正確的方向與方式進行投資,自己也能夠發揮正向影響力。在促動轉型至一個更具包容性世界的路途上,此法同樣適用。

身為在ESG歷程上成效卓著的公司,安聯環球投資多年來始終不遺餘力地把關乎全人類的永續因子融入我們的投資流程¹²。我們ESG風險評估的其中一環便在於,竭力確認被投資公司在 勞工關係上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並全方位審視他們對當地社區的影響力。

  

對新技能的需求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估計,從化石燃料轉型到潔淨能源的過程中,約有500萬人的工作會受到影響。不過在2030年之前,潔淨能源和低碳科技日益增加的新人力需求約為3,000萬,且超過半數職位需要高技能人才¹³。

然而我們深知,包括我們在內的這整個產業仍有許多有待努力之處。我們把包容性資本主義列為我們永續發展的第三大研究主軸,對此投注更多資源和心力以發現新興議題,致力於提高世人意識並推動改變。由於社會、氣候變遷和環境三者緊密相連,因此我們得以在擴大社會關懷的同時,也順帶解決另兩大主軸—氣候變遷和地球限度。

我們建構的包容性資本主義分析框架,有效區隔出生存必需品與生活必需品兩者的不同。同時我們深信,社會不均和社會排除應獲得同等關注,因為排除往往肇因於不均的程度已嚴重到超越臨界點,而新冠疫情便是一例。我們此類的聚焦方式有助於產品創新,如開發出新的影響力聚焦投資策略,並能促成代理投票決定和主題性參與公司治理的專案;歷史經驗顯示,兩者都有助於提高企業意識。藉助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等聯合倡議的協力行動,勢將持續促動改變的發生¹⁴。

  

迫切的下一步

新冠疫情揭示了我們現有經濟和社會模式轉型的必要性,世人必須從中吸取教訓。如今,全球領袖眾口一致設法解決社會議題;歐盟研擬2022年推出「社會分類標準(Social Taxonomy)」;美國總統拜登的基礎建設計畫關注社會面向,再加上中國的「共同富裕(common prosperity)」目標,都彰顯出這股社會關懷的浪潮正源源不斷地湧出。我們將此視為積極採行包容性資本主義的絕佳時刻,讓社會關懷的腳步跟上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而此密切交織的這三者,雖然是我們地球面對的最大挑戰,卻也同時為投資人開啟全新投資機會,讓投資人都能夠透過對的投資,攜手共創一個更包容、更永續的世界。

  

疫苗分配不均

全球每100個人中,歐洲和北美分配到的疫苗數約占68人,相較之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還不到2人15

  

  

 

1. 聯合國定義;「超越轉型:邁向包容性社會」〔UN definition; Beyond Transition: Towards Inclusive Societies (unesco.org)〕。

2.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形塑公平、包容且永續的復甦」(Shaping an Equitable,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Recovery)。

3. 資料來源:聯合國2021年永續發展目標報告 | 聯合國-赤貧比率為一天生活費不足1.9美元人數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4. 草根性研究市場觀察,2020年第3期。

5. 致決策制定者——氣候變遷與土地特別報告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 Speci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ipcc.ch)〕。

6. 數位發展評估—2021年現況與圖表〔Measuring digital development – Facts and figures 2021 (itu.int)〕。

7. 安聯2021年全球財富報告。

8.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形塑公平、包容且永續的復甦」(Shaping an Equitable,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Recovery)。

9.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報告,2021年 | 聯合國。

10. 支持國際間公正轉型(Supporting the Conditions for a Just Transition Internationally)—於格拉斯哥蘇格蘭會展中心舉辦的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大會 (ukcop26.org) 。

11. MSCI針對企業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績效評估。

12. 安聯環球投資也發表了一些關於經濟不均議題的研究報告,包括:安聯環球投資 | 開放市場准入有助於減少不均〔Enabling access to markets can help reduce inequality (allianzgi.com) 〕。

13. 邁向2050年淨零世界—全球能源產業地圖〔Net Zero by 2050 -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windows.net)〕

14. 舉例來說,在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新冠疫情復甦報告上,我們也貢獻了一己之力:「永續與包容:新冠疫情的復甦及改革 | 參與指南 | 責任投資原則」〔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Covid-19 recovery and reform | Engagement guide | PRI (unpri.org)| PRI (unpri.org)〕。

15.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報告,2021年 | 聯合國。

 

身為主動式資產管理公司,安聯環球投資在全球23個城市設有辦公室,旗下擁有超過700位投資專家,為全球機構、家族與零售投資人管理6,470億歐元的資產。

我們致力於長期投資,伴隨客戶跨出投資的每一步並創造投資價值。我們以主動式管理與客戶建立夥伴關係、應對客戶持續變遷的需求,並以橫跨公開及私募市場的投資實力打造解決方案。我們致力保護並增進客戶的資產,如此也使我們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以帶來正面的變革。我們的目標是提升客戶的投資體驗,無論他們身在何處或目標為何。

Active is: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數據截至2021年9月30日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也可能下降,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本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本文僅基於提供資訊為目的。本文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有價證券的投資意見或推薦,也不應被視為出售邀約或招攬購買任何有價證券之邀約。本文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這些觀點和意見是發行時本公司或其關係企業之觀點和意見。本文所使用之數據來自各種被認定為可靠的來源,但無法保證其正確性或完整性,本公司對於因使用這些數據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不論形式為何,複製,發布,提取或傳輸本文內容都不被允許。本文所述之投資機會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知識、經驗或特定需求,因此無法獲保證。投資人不能以本文取代其本身之判斷,且應完全為其投資及交易決定負責。本文發送人: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104台北市中山北路2段42號8樓,電話:(02)8770-9828)【安聯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

© 2022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安聯環球投資力挺歐洲大型企業管理團隊薪酬與ESG關鍵績效指標連結機制

【股市資金觀測】美股資金進補 美中貿易談判正向

簡述

全球領先的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安聯環球投資近日發表針對2021年在全球各地股東大會投票年度分析,根據近11萬份股東和企業管理團隊所提議案,顯示全球公司治理標準仍存有顯著差異。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