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觀點 2025 年第3季:不敢進場嗎?

我們的全球市場觀點

重新評估美國市場
  • 在政策反覆變動以及美國市場波動的情況下,有跡象顯示機構投資人正陷入所謂的「FOGI」(fear of going in,不敢進場)。問題在於,若貿易緊張局勢緩解、金融市場回升,是否會讓投資人改變心態,而由「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失良機) 取代「FOGI」。
  • 當投資人思考下一步行動時,致使美國成為獨具優勢的商業環境的許多關鍵因素依然存在,例如美國企業普遍擁有較高的資本報酬率、在 AI 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有利的人口結構。根據過往經驗,投資人投資美國股票通常都能獲得良好報酬。
  • 但我們認為,目前美國在全球指數中的權重可能過高:美國股票所享有的溢價,可能只適用於表現最出色的行業。建議謹慎挑選,聚焦於具有潛力的關鍵領域,如科技與部分工業類股,同時分散投資,避開那些相較其他市場無法合理支撐高估值的美國產業。
  • 在對政策制定與債務水準上升的擔憂當中,全球投資人開始質疑美元與美國公債作為避險資產的未來發展。我們預期美元的幣值將面臨下跌的壓力,而美國殖利率曲線正變得越來越陡峭。將資產配置到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可望持續因美元貶值而獲益。同時,歐洲增加財政支出預期將有利於當地的領導企業,涉及的產業包括網路資安、國防與國防科技,以及 AI 人工智慧。

Icon

季表現圖表

麻煩級數破兆?
美國國債持續攀升(已達36兆美元且仍在增加),成為債券市場日益關注的焦點,投資人擔憂政府長期還款能力。在川普提出《大而美法案》之前的預測中,最壞的「財政意外」情境下,美國債務佔 GDP 比率可能高達252%,凸顯了市場對於殖利率上升及投資人對美國資產興趣減退的擔憂。

美國國債持續攀升(已達36兆美元且仍在增加),成為債券市場日益關注的焦點,投資人擔憂政府長期還款能力。

註:本圖中的情境係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於 2025 年 3 月發布的基準情境預測,涵蓋初級赤字與名目 GDP 成長 (未納入任何新增刺激政策);唯一例外為「財政意外」情境,其假設初級赤字每年額外上升 1%。這些情境是根據對公共債務平均利率 (r) 所作的不同假設而建立。資料來源:安聯環球投資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團隊,彭博社,CBO (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

時間緊迫?下載我們摘要的第三季展望了解更多。

各資產類別看法

  • 在歐洲,對「主權」議題的持續關注, 將隨著各國政府加大對基礎建設與戰略產業的投資,形成有利推力。我們預期美國與全球市場之間的盈餘成長差距將在 2026 年縮小。
  • 隨著 AI 人工智慧從語言模型走向多模態模型,並驅動嵌入式與體化認知系統,我們認為這將成為科技成長與創新的主要驅動力,在中國尤其如此。在日本,再通膨政策與公司治理改革正在推動市場表現,而隨著資金預期將從美國撤出,也可能因為避險效應而受惠。
  • 印度的經濟成長預期將重拾動能,受惠於財政與貨幣政策支持。從長期來看,人口結構與生產力提升應會繼續有利於印度的成長。
  • 在科技領域中,除了 AI 人工智慧主題 (採用者與推動者) 外,隨著週期性壓力緩解與結構性需求加速,整體半導體產業有望重新受到市場關注。
  • 雖然短期內與關稅相關的波動與價值偏高使我們對美股前景持謹慎態度,但我們仍認為美國仍具備關鍵的結構性優勢,包括其股市受惠於創新與 AI 人工智慧、企業文化、靈活的勞動市場、資本報酬率以及人口結構。
  • 我們預期殖利率曲線將變陡,特別是在美國,主因是經濟成長風險升高,以及對財政前景惡化的擔憂。債市波動性可能仍將維持在高檔,因此我們傾向在殖利率曲線與偏多長存續期的核心觀點下,採取戰術性操作。
  • 相較於美國公債,我們看好 30 年期英國公債的表現。我們認為總經與政策背景亦有利於歐元區邊陲國家主權債的利差表現,勝過核心市場。
  • 在投資等級債券方面,價格略顯偏高,但企業基本面依然穩健,且技術面具支撐力。我們維持適度的增持,並側重於高品質和非週期性的公司。
  • 我們認為非投資等級債券的信用利差對於違約率上升的補償空間有限。與其追逐市場,我們專注於證券選擇並維持輕微減持的態度。
  • 在新興市場中,我們比較看好當地貨幣債券,尤其是中央銀行擁有降息空間的國家,例如印尼。我們也看好南非當地利率。
  • 我們認為美元面臨週期性與結構性的逆風,因此偏好相對於韓元、新加坡幣與巴西雷亞爾等貨幣的做空部位。
  • 作為多重資產投資人,我們審慎看多股票,在支撐動能推動下,主要聚焦於特定區域的投資機會。儘管股票在短期內可能持續受惠於技術面支撐,我們預期美股將觸及長期高點,其它市場則有機會表現優於美股。我們首選歐元區股票,受惠於市場氛圍轉佳、央行政策支持,以及資金動能強勁。
  • 我們仍偏好歐元區主權債券, 主要受惠於通膨數據走弱及避險資金進場, 不過看法較之前趨於謹慎。由於財政疑慮升高與公債拍賣表現疲弱,我們對美國公債看法偏向保守。新興市場債券則應可逐漸受惠於過去的財政與貨幣紀律。
  • 匯市焦點仍聚焦在美元走弱。. 我們持續看好歐元與日圓,受益於美元走弱與基本面支撐。美元前景不明,主因美國優勢地位受挑戰與全球債務壓力升高。
  • 在全球前景不明之際,黃金持續表現亮眼,因為各國央行強勁買進支撐金價。儘管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可能短期提高油價,但由於市場對供給過剩的疑慮揮之不去,原油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銅價則維持在區間內震盪, 惟若進一步對該金屬加徵關稅,可能提高其價格。
當前進場機會
  • 相較於公開市場,過去在市場動盪時期,私募市場的表現相對穩定(波動較小),顯示將其納入資產配置,有助於在波動環境中穩定投資組合表現。
  • 分散投資至關重要。.投資私募信貸或基礎建設的投資人可從兩個層面思考分散配置策略:一是分散投資年份(即基金首次投入資金的年份),以降低市場時機風險; 二是分散投資區域,以避免資產過度集中於單一市場。
  • 儘管成長前景仍不明朗,若通膨受到控制,納入如浮動利率私募債權與基礎建設股票等防禦型資產, 有助於保護投資組合。
  • 若通膨大幅上升,預期實質資產與信貸將可受惠,因其收益通常與通膨連動。. 2022 年通膨飆升期間,基礎建設股票已明確展現其抗通膨潛力 (詳見圖表)。
  • 在市場不確定性高、收益分配有限以及公開市場回檔的情況下,次級市場 (即既有信貸基金的持股)正逐步發展為具吸引力的防禦型選擇。
  • 私募股權市場仍處於觀望狀態,我們預期一旦流動性、穩定性且經濟前景轉趨正向,將可望迎來反彈。.
  • 成長快速的半流動性私募市場產品,是投資人切入私募市場的好方法, 尤其適合尋求初步布局的投資人,因為可以快速建立投資組合。這類產品也有助於既有投資人微調其資產配置。
市場表現更新:資產類別概況 (EUR)

以歐元計算,私募市場資產類別在 2024 年實現雙位數報酬,亦受惠於當年度美元升值 7% 的推動。長期而言,私募資產的上下波動幅度一向低於股票,且在 2022 年股市下跌期間表現尤為突出。

以歐元計算,私募市場資產類別在 2024 年實現雙位數報酬,亦受惠於當年度美元升值 7% 的推動。

資料來源:安聯環球投資、MSCI 私募資本與彭博社:私募市場所有基金首次投資年份的彙總淨內部報酬率 (IRR),以及股票的總報酬,以歐元計算,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僅供說明使用,且不保證預期結果,亦不代表未來資產配置方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的報酬。

我們對總體經濟和市場的最新思考,以及我們投資總監對於各資產類別的投資看法。

我們的完整團隊觀點包括投資市場的全面分析和獨家數據。
下載PDF
快速瀏覽安聯環球投資團隊觀點 2025 年第 3季
下載PDF
  • 警語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台北市104016中山北路2段42號8樓 | 客服專線:(02)8770-9828【安聯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110金管投信新字第013號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也可能下降,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本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本文屬於行銷溝通,僅基於提供資訊為目的。本文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有價證券的投資意見或推薦,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要約或招攬購買任何有價證券之要約。本文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這些觀點和意見是發行時本公司或其關係企業之觀點和意見。本文所使用之數據來自各種被認定為可靠的來源,但無法保證其正確性或完整性,本公司對於因使用這些數據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不論形式為何,複製,發布,提取或傳輸本文內容都不被允許。本文所述之投資機會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知識、經驗或特定需求,因此無法獲保證。投資人不能以本文取代其本身之判斷,且應完全為其投資及交易決定負責。

團隊觀點

市場正處於轉折點!隨著歐洲前景看好,而美國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全球投資人開始將目光投向歐洲。在這個局勢急轉直下的時刻,我們最新的市場觀點將為您解讀這其中的複雜變化。

了解更多

我們關注川普重掌白宮對美國經濟和市場產生巨大變化。隨著經濟在成長、通膨和利率方面的分歧加劇,投資人宜採取嶄全新看法和實施廣泛分散投資。

了解更多

分水嶺時刻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了解更多

最新文章

多元配置做核心 兼顧收益及成長

了解更多

適應氣候變遷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新興市場。但透過混合融資等工具,有助於資金流入,強化應對氣候風險的韌性。

了解更多

迎接利率變化

川普總統的「大而美法案」也許能提振消費者樂觀情緒,但是否會讓美國以更高的風險溢價和美元走弱作為代價?

了解更多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