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顛覆式創新

地球村瓦解:投資人的新方向

在科技、氣候變遷與中國等因素的影響下,各地正面臨瞬息萬變的地緣政治秩序。在微妙的勢力平衡下,投資人的首要任務是了解其中的複雜性,並思考如何把握機會。

重點摘要
  • 我們見證全球秩序重整,因有些地區希望減少對其他地方的依賴,尤其在策略性及資源等產業。
  • 中國崛起造就了一個多邊世界,各方勢力在半導體、數據及人工智慧等領域爭奪領導地位。
  • 氣候變遷等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方合作發展解決方案,即使各地希望有更高的自主權,新的聯盟也正在誕生。
  • 除了要理解近期所發生的事件,投資人也需要辨識出因地緣經濟競爭加劇,所衍生的策略投資機會。

全球勢力大洗牌正在上演,我們認為這會為投資人帶來深遠的影響。人們的共識是:全球化現象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出現倒退的情形1,我們正處在「地球村」瓦解的時代。全球化曾是被認為是正途,而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以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般被視為反全球化的高峰。有些地區隨後開始降低對其他地方的依賴,尤其在策略性及資源等產業。近期的歐洲地緣衝突,正暴露了各地之前被低估的依賴關係,如今急需解決所衍生的問題。

但我們認為,與其說全球化已死,倒不如說它正奠基於互信關係重整中。誠然,二戰後的平和狀況正在消退,貿易關係因爭奪科技領導地位而變得緊張;但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問題,還是需要全球一致的解決方案。新的聯盟正在形成,而舊有的聯盟則圍繞當前發展重點復甦。全新的世界秩序正在產生,地緣政治操縱將產生決定性影響。無論是地區或個股,都可能出現明確的贏家與輸家。

競爭科技領導地位

這種新環境有什麼特色?我們看到對全球地緣政治及經濟的討論,都圍繞著全新的「垂直整合」,而這些主題將會定義這個時代。科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最近可體現於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加上其他顛覆式創新的科技不斷進化,我們的世界由線性,轉變為指數性增長。

全球經濟正迅速邁向數位化,數據傳輸貢獻全球GDP 2.8兆美元,比全球商品貿易的貢獻更大,而數據預計在2025年前,成長到11兆美元2。為了說明這項轉變,圖一顯示商品的流量,在過去10年成長平穩,但以智慧財產權及數據形式出現的資訊交換,卻正在大量成長。

奠基於數據與洞察力的顛覆式科技當道,產生出全新的數位達爾文主義──適者生存,只有最善於運用相關科技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3。每間企業都可能受到影響,而不侷限於科技產業。

然而,當各地爭奪科技領導地位,數位達爾文主義亦在全球地緣政治層面發揮作用。無疑的,在中美關係裡,這是比貿易更重要的議題。控制推動人工智慧的數據,就可以掌握權力;據估計,中國在2025年之前,將產生比美國更多的數據,在這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4

中國最近也成立了國家數據局,以開發及保護其數據資源,並利用這些資源促進經濟成長5

事實上,中國在全球舞台崛起,在這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因為這展現了中國的軟實力及經濟實力。中國曾被喻為「世界工廠」,現已進入所謂的第三階段轉型,競爭全球影響力,同時解決國內社會問題,並爭取科技的領導地位6。為實現這項使命,中國展現了長期願景,與歐洲地區較短的政治周期形成強烈對比。

「多邊」世界產生

隨著中國崛起,我們看到世界呈現「多邊化」發展,權力不再由一個國家獨享,而是由多個權力核心共享。在這樣的世界裡,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我們相信中國的成功將會攸關未來十年的全球局勢穩定。

與此同時,部分地區正尋求在關鍵策略領域,如半導體生產上,可以更加自給自足。由於晶片及其他零件對科技的成功具有關鍵影響,各地希望提高國內生產的比重,及重置供應鏈,以降低對其他地方的依賴。如圖二所示,主要地區對半導體的需求已超過自身所能供應。美國將在未來10年內,投資2,800億美元在晶片製造及研究7;根據報導,中國正在制定規模達1,450億美元的一系列計劃;而歐盟亦已同意規模達430億歐元的晶片法案8

美國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表示,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不是對抗,而是公平競爭。在美國宣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阻止企業向中國出售人工智慧及半導體技術後,蘇利文在最近一次演講中表示:「我們希望以負責任方式管理競爭,並尋求在能力範圍內與中國合作。」9有趣的是,在瞬息萬變的世界秩序裡,歐洲需要面對的難題是:如何與美國保持一致的步調,也與中國維持健康的商業關係?

重新聚焦可再生能源

能源及綠色能源轉型,是經濟與外交政策均關注的另一個「垂直整合」。歐洲地緣政治衝突,顯示能源供應及小麥等其他重要商品的脆弱性,各地正採取行動,以獨立或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正推出大規模的支持方案,以確保在地產業能成為能源轉型的主要受惠者;但有時卻會使關係緊張,就算是傳統的親密盟友,也會因地區經濟及安全優先事項,而產生磨擦。

例如,歐盟官員擔憂規模達4,370億美元的美國通膨削減法案,大量補貼可能會從他們的綠色科技產業中搶走資源與人才10

歐盟急於制定方案,以確保他們在取得綠色轉型所需的原物料上,能夠與美國及中國競爭11

例如,稀土是潔淨能源不可或缺的原物料,中國在這些礦物的開採及加工方面均佔據領導地位。澳洲最近呼籲其貿易夥伴尋求不同的生產途徑,作為針對中國地位的「全球避險」,並與日本及英國簽署稀土合作夥伴協議12

親近盟友與供應鏈

未來十年,全球貿易可能奠基於互信關係進行重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稱此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與新冠疫情後政府的「回流」(re-shoring)或「近岸外包」(near-shoring)正好相反。展望未來,她表示美國傾向與在「如何在全球經濟中運作」議題上具有共同價值,且又「值得信賴的地區」合作。

換言之,在競爭影響力的過程中,即使各地希望有更高的自主權,新的聯盟也在形成。畢竟,氣候變遷這樣的人類挑戰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地共同努力解決。面對全球秩序的重整,代表我們將邁入一段充滿不確定的時期,投資人需要了解重要參與者不斷變化的關注重點,以及當中所組成的聯盟。

駕馭全球化的新格局

隨著世界新秩序逐漸明朗,我們認為投資人必須在多個領域採取主動,並保持謹慎。除了要理解近期所發生的事件,投資人也需要辨識出因地緣經濟競爭加劇,所衍生的策略投資機會。

  • 確保多元分散——投資人需要再考慮調整投資組合,以反映企業與政府在多元化方面的努力。這可能意味配置以往被忽視的部分(例如,新興市場或顛覆式科技領域的贏家)或考慮以主題投資,把握這一輪地緣經濟競爭浪潮中浮現的機會。一個不同面貌的世界,可能需要不同的投資方法。
  • 擁抱永續發展——永續投資除了是社會的當務之急,在未來幾年更可能成為報酬的驅動力。隨著政府以龐大的公共資金作出承諾、反映其決心,投資人也許能「跟隨資金」流入在能源轉型及地緣政治中心的綠色產業。因數據的進步,這些投資的實質影響,將變得更加清晰且可被衡量。
  • 發揮數據優勢——數據不只是競爭的新舞台,也是駕馭這種環境的關鍵。利用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從數據中發掘新的想法,將數據轉化成更理想和快速的見解將會是當務之急,追蹤永續投資占比等新指標將會非常重要。
  • 韌性測試——投資人需要高度關注「韌性」,因為網絡威脅可能會增加系統各方面的波動。事實上,「系統思維」是探索各種元素及因素如何塑造成結果的一種方法,將是全面了解地區與公司如何蓬勃發展的基本技能,而這同樣適用於全球的供應鏈。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